当个白求恩式的大夫 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一切——记燕达在住长辈孙占祺

作者: 上传日期:2022-09-21

       

从故事中搜集历史


在岁月中见证辉煌




燕达之声

♫点击收听《金色年华 往事如歌》



一生致力于肝脏、胆道、胰腺、胃肠道肿瘤的研究以及一般外科疑难病症的诊断和治疗,是全国知名的肝胆外科专家他勇于攀登医学高峰,瞄准医学难点,其专业水平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;他在国内首先执行的肝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手术,是这一领域的先锋和领军者。

他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,也诠释了一代名医大家的卓越风范。从满头青丝到耄耋白首,他一生工作在临床第一线,始终兢兢业业、勤勤恳恳,坚守医者仁心,对患者一视同仁,用自己精湛的医术和崇高的医德,救病人于危难,为患者解除病痛,赢得了“慈悲济人、祛痼回春”的赞誉。本期,我们将为大家分享燕达在住长辈孙占祺的人生故事。

孙占祺


当个白求恩式的大夫 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一切

1931年,孙占祺出生于河北新河县荆家庄。新河土地贫瘠,粮食产量很少,全家六口人靠几亩薄田生活,日子过得很艰难。1937年“七七事变”后,华北大部很快沦陷,孙占祺的家乡也饱受日本侵略者的蹂躏,其母亲在日军的毒打下不幸离世。从此,12岁的孙占祺在心里埋下了对日本侵略者永不磨灭的刻骨仇恨。

1945年,他被伯父带到了北平,进入汇文中学读初中,开始接受正规学校教育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,孙占祺还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员会组织的由中共地下党员、民青、民联等革命外围革命组织参加的培训班,结业后大批学员直接参加南下工作团,随军南下解放全中国。当时,孙占祺才18岁,组织安排他回学校继续读书。

后来,孙占祺经过努力考入公费的北京第四中学,他在四中加入了共青团,当了团小组长,他所在的团小组还被命名为保尔·柯察金团小组。年轻的孙占祺在四中愉快地学习着,立志像保尔·柯察金一样,把自己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人生最宝贵的事业——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。用什么方式实现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的理想呢?当时北京四中的隔壁就是北京大学医学院,孙占祺决定选择学医,从事救死扶伤、治病救人这一崇高事业,当个白求恩式的大夫,为祖国和人民献出自己的一切。



顺利考入北大 选择学医终不悔

功夫不负有心人,一心立志学医救人的孙占祺经过艰苦努力,顺利考上了北京大学的医学院(现北京大学医学部)。孙占祺回忆,那一届北大录取的医学生有120名,录取金榜刊登在《人民日报》上。“当时我们老家农村里,有人看到《人民日报》上有我的名字,大家奔走相告,到处传我考上北大的消息,在村里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。一个小小的落后的村庄竟然出了个北大学生,对于村里人来说,这是一件大喜事,大家都非常高兴。”

北京大学医学院实行5年学制。在北大校园,孙占祺过得很充实,各种课程排得很满。虽然孙占祺选择的是外科专业,但是其他内、妇、儿、眼、耳鼻喉科等各科的知识都要学习和掌握。在紧张学习的同时,孙占祺还积极参加社团活动,并被当时的北大团委书记胡启立指定为 “沙医”(包括医学系、卫生系、口腔系)团总支的组织委员。

1956年,孙占祺顺利毕业并留校,进入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(现北京大学医学部第一医院,即北大医院)基本外科工作。为什么选择学习外科专业?孙占祺给的理由很简单,他认为最能解决问题的就是外科,因为外科的疗效显著,立竿见影,能立刻帮患者解除病痛。他举了个例子,比如一旦遇上肠梗阻,呕吐、腹胀,疼得要命,必须急诊手术,而外科医生一出手,很快就能帮助病人减轻症状,缓解疼痛,但要不及时手术治疗,患者难免死亡。所以孙占祺选择做外科医生。他说:“兴趣是培养出来的,兴趣也是由成绩铸造的,我做外科能够救死扶伤,一个濒临死亡的病人一做完手术,人就活过来了,这种成就感会更加鼓舞我去努力工作,培养兴趣,拓展知识,增强责任感。”


在牧区开展巡回诊疗  历经艰险不退缩

1967年6月,孙占祺跟随紧急组建的医疗队赴大西北执行战备任务。任务来得总是很突然,这次医院突然接到上级通知,要求医疗队中午就要出发,去西北地区执行任务,孙占祺也名列其中。平时除了战备保障之外,医疗队还要给当地老百姓巡回诊疗,帮助当地开展医疗建设。

有一次,孙占祺被分配到甘肃省张掖市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,为当地老百姓做巡回诊疗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位于祁连山中,大部分是牧区,海拔2000—4500米以上,许多山峰高达5000米以上,山势陡峻巍峨。因为是游牧区,牧民们住得特别分散,走上半天路才能看到一户人家。因此孙占祺和同事们每天都要骑着马去牧民家巡回医疗。

一天,在去牧民家巡回医疗的路途中,孙占祺和同事走着走着,马腿一下子陷进了泥石流的泥塘里,几经折腾,幸亏马儿挣扎出来了。“当时有些心惊胆战,山里的情况真是变幻莫测,经常发生危险。还有一次我跟我们队里的同事,一共三个人,分别骑着马,要去一个牧民家里访问,我们翻山越岭走了整整一天都没有走到,晚上就借宿在一户牧民家的帐篷里。当时正睡着,夜里突然传来一声声巨响,声音就像飞机轰鸣一样,把我们都给吵醒了,我们也不知道咋回事。牧民说:‘大板走了’,就是说山里发生了泥石流,第二天起来发现,远处的一整座山头都没有了。”虽然环境恶劣,危险重重,但孙占祺和同事们却从未想过要退缩。他们与当地牧民同吃、同住、同劳动,与牧民们打成了一片,成为了朋友。

孙占祺与当地牧民同吃、同住、同劳动



支援西北 开办医疗学习班

20世纪70年代初,孙占祺被分配到张掖地区医院做医疗支援。那时,每一批来支援河西走廊的医疗队,都是来自北京顶尖医院的技术骨干。当时,孙占祺所在的张掖市有6个县城,至少有100万人口,但是当地医疗条件欠缺,人们渴望得到优质医疗资源。孙占祺决心要把北京最好的医疗技术带给当地,示教查房、病例讨论、手术操作等,他凭借一己之力,在地区医院办起了医疗学习班,给当地医生进行教学培训,张掖市6个县城医院的外科主任、技术骨干全部都来孙占祺这儿学习,就连当地部队医院的主任也来参加他的学习班。

没有讲义怎么办?孙占祺就利用空余时间自己编写,让学生帮忙刻蜡版印刷,并把讲义发给当地医生,帮助他们学习。遇到一些难做的手术,孙占祺也会亲身施教。孙占祺还记得其中有个学生,是张掖市民乐县城的一名外科大夫,“这个学生特别好学,我的讲义大都是他帮我刻的,因此,他比别人学得更多、更深入,再加上这个学生自己也很好学、很聪明,等我回到北京之后,他还专程来找我,跟我进修。

后来他回到了老家秦皇岛,在秦皇岛人民医院当大夫。遇到难题,我也会去支持他,帮助他做手术。后来他成了科室主任,享受到了国务院津贴,可见他做了很多工作。他是我带出来的学生,这让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。”孙占祺总结,在张掖市办医疗学习班的经历,比自己在北大医院外科病房带来的收获要多好多倍,“那时候也没有互联网,我就到处找书,自己编写讲义,我都不知道自己竟然有这么多的能量。”

在孙占祺的职业生涯里,经他妙手救过来的病人不计其数,“外科医生可以帮助病人很快地解除病痛,能够治病救人,留住一条条鲜活的生命,这也让我更加坚定继续从事医生行业的决心和信心。” 就这样,孙占祺在临床外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,越走越坚实。下期,我们将为大家分享燕达在住长辈孙占祺勇于攻克疑难杂症,迎难而上跟踪世界水平,推广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手术等相关故事。

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收听

燕达在住长辈回忆录系列丛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