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父启发刻苦学药 与钟南山、屠呦呦同校——记燕达在住长辈冯亦璞的医学人生

作者: 上传日期:2023-11-13


从故事中搜集历史


在岁月中见证辉煌



2023年10月22日,由燕达养护中心主编、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第五部宾客回忆录《金色年华 流金岁月》正式出版发行,该书用朴实的文字和珍贵的影像记录12位燕达在住长辈代表平凡而伟大的人物事迹。通过讲好红色故事,追寻红色记忆,传承红色基因,弘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,传递自强不息、踔厉奋发的精神力量。接下来,我们将开始为大家分享燕达养老第五部宾客回忆录《金色年华 流金岁月》的书中故事。

冯亦璞

冯亦璞是我国著名神经药理学家、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,她曾带领团队历时14年成功研发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药物丁苯酞(商品名“恩必普”)。这是我国在继青蒿素和双环醇之后,第三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,也是中国脑血管领域第一个国产创新药,并曾荣获过多个重大奖项。本期,我们将为大家分享燕达在住长辈冯亦璞的故事。



出身贫寒 向梦奔跑

1933年5月,冯亦璞出生于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,她的父亲冯绍蘧是当地颇有名气的中医。在她的记忆里,很多事情因为年代久远印象不深了,但父亲为众多病患坐诊把脉看病的场景一直存留在她的记忆深处。

在冯亦璞的心目中,父亲冯绍蘧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,也是个十分聪明的人。她的记忆深处,有一件关于父亲的小事足以证明这一点。全家搬到上海之后,父亲虽然是一名中医,但因为一些原因,不能继续坐诊,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到一家工厂里去做工。父亲是一个爱学习的人,所以在工厂做工之余,最喜欢读报纸。可是报纸放在一旁,总是一不留神就被别人拿走找不到了。父亲不气也不恼,因为他的英文水平很高,读英文报纸完全没有障碍,所以不动声色地订了一份全英文报纸。果然,报纸再也没丢过了。那件小事让冯亦璞明白,知识如果都“长”在自己的身上,别人怎么都拿不走。所以,刻苦学习成了冯亦璞学生时代的目标,为的是让自己长真本事。

1947年,冯亦璞从被称为当地的国民第一小学——尚志小学毕业后,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到慈湖中学就读。慈湖中学也是一所文风昌炽、传统悠远的百年名校,以校风正、师资好、治学严、质量高著称。一向学习刻苦的冯亦璞,在这里学习的几年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她至今还记得,慈溪当地的一张报纸上,曾经刊登过中考成绩榜,自己则以第一名的成绩赫然纸上。

1950年初,冯亦璞随一家人迁居上海。当时,她的父亲已经从医生变成了工厂的职员,父亲的工资是全家唯一的收入来源,再加上当时物价疯涨,面粉、棉花、煤炭的价格至少上涨了2至3倍,米价涨幅甚至高达4倍之多,生活捉襟见肘。从宁波转学到上海的冯亦璞,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交不起学费。

1949年,上海的中小学校中,大多是私立学校,直到1956年,中小学校才全部实现公立。当时,私立中小学的收费标准由各校自定,但由于一些私立学校带有商业性质,所以收费标准较高;公立学校的收费标准则由教育部门制定,相对较低。对冯亦璞来说,必须选择一所学费低廉的学校,学业才能继续。于是,她报考了当时学费只要8元的上海虹口中学。也许认为8元学费是自己唯一的出路,冯亦璞拼尽全力成功考入,成为一名上海虹口中学的学生。

在中学求学期间,当时正值建国初期,冯亦璞深深感受到学校“储人才,备国家之用”的理念,她自己也暗下决心,为建设祖国拼尽全力。各科老师的教学水平都相当高,多门课程是英文教学,给她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语言基础。冯亦璞好学,有一阵流行学俄语,她就借来无线电,跟着电台里学俄语,发音还相当标准。

拥有百年历史的上海虹口中学为国家的发展、民族的振兴培育了一批批杰出人才,其中不乏院士、将军等,科技、人文等领域人才更是不计其数,当然其中也有冯亦璞。



受父启发 决心学药

1953年,冯亦璞从上海虹口中学高中毕业。这时候,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4年,整个中国和中华民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。面对恢复经济和开展大规模、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形势,我国高等教育正着力培养服务于国家建设的“专门人才”。周恩来总理当时强调,发展教育要有紧迫感,要有超前意识,要为中国空前规模的经济建设做人才储备。当时北方的大学很少,周总理号召南方的高中生北上考学,均衡发展,其中就有冯亦璞。

在国家的号召下,冯亦璞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医学院。医学院的院系专业纷繁复杂,冯亦璞看花了眼,自己不知道该挑什么专业好。正迷茫的冯亦璞,收到了父亲冯绍蘧给她的一个建议:“学东西就要学到根儿上,得明白其中的道理,才能学得好,想得深,所以应该去学药学。”

一开始,冯亦璞不太理解父亲的建议,那么多专业为啥偏偏要学枯燥的药学?学外科可以直接拿着手术刀治病救人,学妇产科可以为小生命保驾护航,学康复医学能帮助老年人延长寿命……药学能干啥?直到后来参加工作,以及参与丁苯酞研发,她才意识到,药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、医学与药学之间的桥梁学科,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药物通常除了指导临床用药,还能开展研究,对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。所以,父亲当年帮自己做的这个选择非常正确。



刻苦学习 钻研药学

一个长期生活在南方的姑娘突然来到了北方生活,气候、饮食等方面有诸多不适应:冬天风沙大,沙子直往嘴里灌;吃惯米饭的她最不爱吃的是硬邦邦的馒头;暖气把人烤得口干舌燥……不过,但投入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后,这些困难对于冯亦璞来说一点都不重要了。

幸运的是,冯亦璞考进北京医学院的时候,正赶上高校大发展的好时机。1952年,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,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,独立建院并更名为北京医学院,直属中央卫生部领导,办学经费由中央财政部转中央卫生部拨付,再加上中国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。因此在这个阶段,北京医学院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发展。筹建新校舍、调整设置专业、对学制进行改革……教学工作备受重视,招生人数大幅增加,学术氛围非常浓厚。

1913年1月,在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(现北京医学院)的开学典礼上,校长汤尔和致辞:“这所学校不仅给诸位同学一种谋取职业的本领,使你们能赚钱,实在是希望诸位负起促进文明,用学术来和列强竞争的责任……”这段话一直激励着年轻的冯亦璞,鼓励她刻苦学习专业知识,肩负起用学术与列强竞争的责任。

冯亦璞回忆,北京医学院非常重视学风建设,对学生的要求也非常严格。“对于基本知识、基本理论、基本技能,要认真掌握;要有严肃、严谨、严格的作风和态度进行学习。”这就是当年北医人耳熟能详的“三基三严”。“三基三严”孕育出北医人特有的品格,有人说是厚道,有人形容是聪明人带着一点傻劲。

冯亦璞在药学系学习,系里云集了国内知名的药学专家,讲课水平一流。毒物分析化学、药物分析学、无机化学、植物化学……药学系要学习的知识非常繁杂,老师们的教学态度也非常严格,但每一位同学们学习热情都高昂、孜孜不倦,彼此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,令她至今难以忘怀。

建校百余年来,北京医学院的师生们以无比顽强的精神,坚持科学与民主,推动医学教育,从初建时的一所规模很小的医学专门学校,到后来成为全国重点院校,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术上有所作为的医学家。他们当中,有冒着被大量放射线伤害身体的危险,积累了2500多例神经外科病例的王忠诚;有为证明缺氧时的肺功能,自我吸入一氧化碳,获得了无价的科学数据的钟南山;有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发明者屠呦呦……

新中国给冯亦璞和同学们提供了一座宁静温馨的校园,提供了一个充满希望的人生,而他们也身体力行为国家科学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。

固定布局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
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
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
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

固定布局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
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
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
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

固定布局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
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
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
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

冯亦璞带队研发的丁苯酞,在国家一类创新药领域,与青蒿素有着同样举足轻重的地位。从2004年丁苯酞正式上市至今,这款造福脑卒中病患的药物的辉煌还在持续,但冯亦璞的名字却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。如今,已经90岁高龄的她,正在燕达养护中心享受着宁静的晚年生活。下期,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分享燕达在住长辈冯亦璞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