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里是老有所为的好地方!”64年党龄老党员在燕达尽情发挥余热,书写晚年华章

从教育岗位的辛勤耕耘,
到退休后社区服务的无私奉献
再到入住燕达后依旧初心不改
持续发挥余热
用行动诠释着生命的价值……
张万生爷爷就如同一盏明灯
照亮了身边的每一个人
养护中心老有所养、老有所医
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为的生活
不仅让他找到了自己的价值
找到了生活的乐趣
更让他的晚年生活绽放出了绚丽光彩

本期人物:燕达在住长辈张万生



老有所为、余热生辉,让晚年生活更精彩
燕达养护中心在住长辈张万生爷爷出生于1939年6月30日,今天恰逢他86岁寿辰,也是在64年前的今天,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。作为一位拥有64年党龄的优秀共产党员,这一身份令他深感自豪。从风华正茂的青春年少,到耄耋之年的垂暮时光,张爷爷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将党的宗旨深深铭记于心,并切实落实到日常行动之中。即便身处平凡岗位,他也默默奉献,发光发热。这份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深厚党情与坚定信念,已然成为他人生最厚重的底色。
退休之前,张万生爷爷曾担任北京九十六中学的副校长,主管过教育教学、思想教育等方面工作。张爷爷说:“我虽然搞了一辈子教育,但非常喜欢党的历史和理论。所以工作之余,我就坚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。”1999年,张爷爷从北京九十六中学退休,但他并没有选择悠闲的退休生活,而是积极投身于社区服务,成为了北京市丰台区的群众理论家宣讲员和党课讲师。
“我就想尽自己所能,发挥余热,主要就是给大中小学和社区居民群众讲党课。”张爷爷退休后,以自己满腔的热情传播着正能量,用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事例,让党的理论和政策深入人心。入住燕达养护中心后,工作人员了解到张爷爷的经历,便鼓励他继续发挥余热,在燕达这个大家庭中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,而张爷爷也欣然接受了“金色年华大讲堂”活动的邀请。


除了在燕达老年大学与老年人分享党的理论知识外,张爷爷还在工作人员的组织下,走进北京实验学校三河校区为小学生们讲党课。“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为是燕达养老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。在这里,大家都以实际行动践行着‘活到老,学到老’的理念。学习是老年人的法宝,不仅能充实头脑,还能预防衰老。所以,能和老年朋友们一起学习交流,能为小朋友们讲述党的故事,让红色基因、革命薪火代代传承,我觉得非常高兴。”

实地考察养护中心,当天拍板决定,半个月后入住!
当被问及为何会选择入住养老机构时,张爷爷表示,这既有现实因素的无奈,也有对提升生活质量的综合考量。张爷爷说:“去年10月,我因为胯骨疼去医院检查了几次,最后确诊是肿瘤,这样行走就受到了影响。我们家住在顶楼18层,然而电梯只通到17层,因为这一层楼没有电梯,就更增加了我的出行难度。后来,孩子们不放心,就建议我和老伴到燕达养护中心来,因为我们有亲戚住在这里,反馈很不错。我自己也在电视上看到过养护中心的相关介绍,觉得很不错。”
去年11月中旬,张爷爷和孩子们一起来到燕达养护中心参观考察。彼时,园区内的银杏叶已染上金黄,微风拂过,路两旁银杏树上的叶子纷纷扬扬飘落,景色美不胜收。“这个环境太美了,我们当时还拍照打卡了。后来,养老顾问带我们参观了三期的家居式养老居所,每个单元楼门口都有这样一句标语‘做爷爷奶奶的贴心小棉袄’,这让我觉得很温暖、很亲切。”养护中心优美的园区环境和温馨和谐的养老氛围,给张爷爷留下了非常好的第一印象。

随着张爷爷对养护中心的配套设施和服务有了深入了解,他对这里的养老生活充满了向往与期待。“医养康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是燕达养护中心一个最大的特点,每栋楼都有护士站,园区里有综合门诊、康复中心,旁边还有燕达三甲医院,所以看病就医、康复理疗都很方便。园区里有营养餐厅、老年大学、超市、银行等完善的生活配套,还有专业的服务团队和细致周到的服务项目。全方位的考察下来,我觉得生活在这里,没有后顾之忧。考察当天,我就决定要住在这里,11月30日就搬来了养护中心。”


入住养护中心半年多,张爷爷感慨:“这里是老得其所的好地方!”
张爷爷和老伴高希荣从2024年11月30日入住燕达养护中心,至今已有半年多,他们对这里的各项服务和养老生活有了更加深入的体验与感受。高奶奶说:“客厅、卧室、厨房等每个房间里都装有双向对讲呼叫装置,如果身体不舒服了,一呼叫马上就有医生、护士到家里来,情况严重的话,立马就给送到燕达医院抢救。”
“有一个亲戚之前就突然犯了病,还好他也住在燕达,医护人员一看情况严重,马上就给叫了救护车,抢救及时才没出事。所以,老年人住这里比家里更安全,因为儿女也不能时刻守着,有什么事也不能马上来,尤其是碰上堵车,很容易就被耽误了。我们住在这里就觉得很安心,孩子也很放心。”

除了住得安心,高奶奶还觉得生活更加便利了。“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,都有工作人员帮忙解决,非常省心。而且来了这里之后,我们的吃饭问题也解决了,像早上我们就在家里喝点牛奶、吃点小点心,中午和晚上都是在营养餐厅吃。餐厅里的饭菜种类丰富,荤菜、素菜加起来有十几种,主食也有七八种,所以选择很多,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,很方便。”

张爷爷补充说:“其实住在燕达,可不单单是得到生活和身体上的照料。在这里,思想能得到升华,精神也能得到滋养。燕达的老年大学开设了40多门课程,还有各类文娱场所,并且会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,是大家锻炼身体、充实精神世界的好去处。由此可见,燕达十分注重推进老年文化建设,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。另外,这里的各项管理规范有序,还将‘孝老文化’融入各项服务之中,营造出了温馨和谐的大家庭氛围。”


入住燕达半年多来,张爷爷觉得在这里住得舒适、吃得好,心情十分舒畅。为此,他不仅制作了一个介绍燕达养护中心各项服务及优势的转盘表,还创作了多首赞美燕达养老生活的诗词。
《藏头诗》
燕翔五洲本领强,
达人济世美名扬。
养老融合医养康,
老得其所好地方。
《燕达养老放歌》
燕达养老好地方,此地人和心善良。
协同发展京津冀,养老试点带头闯。
群燕腾达燕郊镇,亲临胜似回故乡。
身暖贴心小棉袄,完整融合医养康。
绿色温馨家园美,环境整洁又漂亮。
尊老爱老立大德,养老助老做榜样。
打造宜居真舒适,合理膳食讲营养。
老有所为天地阔,老有所学大学上。
老有所享多幸福,老有所养又舒畅。
老有所依靠得住,老有所乐心花放。
燕达养老口碑好,全国敬老文明号。
颐养天年在燕达,金光色泽润年华。
福如东海度晚年,寿比南山共婵娟。



燕达养护中心始终秉承“以长辈为中心”的服务理念,精心雕琢每一处细节,全力为长辈们构筑起一个温馨如家、安心无忧的颐养乐园。在这里,长辈们不仅能享受到全方位的生活照料与专业的医疗服务,真正实现老有所养、老有所医;还能在老年大学的丰富课程中不断学习新知识,满足老有所学的需求;在缤纷多彩的文娱活动里尽情欢笑,收获老有所乐的愉悦;更能在志愿岗位与活动中,发挥余热、老有所为,真切地感受到满满的获得感与稳稳的幸福感,让金色年华绽放出绚烂光彩!